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八三回 欧陆之势 把握机会

写书也好,玻璃也好,印刷也好,乃至北庄的酿酒与胭脂米也好,这些东西贾兰都不介意让冷子兴知道,但出海贸易事关重大,贾兰必须慎之又慎。

海洋,是贾兰留给自己的后路。

这个想法,他只有和北庄的焦大爷浅浅地交流过。

对这位,贾兰一直保持着最高的信任。

他要在海上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,北庄的荣国旧部就是他最好的人选。

过了几天,贾兰收到了贾蔷从广南送来的八千两银票与来信,随后便骑着马出城来到北庄。

“海上之利,竟如此丰厚!”

焦大虽已须发皆白,可一双眼睛依旧有神,读过贾蔷来信后感叹了一句。

“记得当年贾府在姑苏一带也曾修造海舫,修理海塘,那王家更了不得,管着各国朝贡的东西,东南数省的海货,都是他王家的!”

贾兰笑道:“东海少了白玉床,龙王来请江南王。”

焦大点头:“正是如此,还有那南省甄家,独他家就曾经接驾过四次,也是富贵非凡……”

这边焦大正感慨着,贾兰却心中一动。

东海、王家、甄家、禁海……

“焦大爷,这王家的根基全在海上,为何却来到北边当那三边总督?”

焦大看了贾兰一眼,嘴角浅笑:“这是很浅显的事情,兰哥儿居然还问我?若是王家留恋故土,以他家在南省的威望,翌日未尝不会成为又一个张士诚。”

张士诚乃元末义军首领,自兴化起兵,一路从高邮打到姑苏,并定都于此,自封吴王,建元天佑。

杀贪官,修水利,兴农桑,废除了元朝一系列苛政,同时让军队与农民一起耕种,并把大量赋税还给农民,深得民心。

虽然最终败给了明太祖朱元璋,可张士诚在姑苏可谓深得人心。

因为苏松百姓附寇,朱元璋对这几地施加重赋,籍没富豪,以私租簿起税,惩一时之顽。

真相是否如此不得而知,但苏松税赋的确高,而且这种说法也在民间也广受认可,甚至被祝枝山写入了《野记》。

“当年荣国公不过是奉命镇守南省几年,督造战船操练海军,一旦事成则回京复命,远不如王家在南省经营多年,关系盘根错节。”

“原来如此,所以王家进京也是为了避祸……”

贾兰心中一凛,如此看来,那句“东海少了白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